尿液的檢查與簡單分析
 
一、檢體的收集
   在男性病人的尿液收集,若病人不曾接受過包皮環切手術,應把包皮後縮讓龜頭部分露出,清洗乾淨後,在開始收集小便,最標準的收集方式是將尿液分成三段來收集,第一段最初解的5~10C.C尿液,代表尿道部位之檢體(VB1),之後的尿液檢體(VB2)代表膀胱部份之尿液。當解完小便之後,在接受攝護腺按摩,此時若有液體流出代表(VB3)攝護腺之分泌物。假使VB3細菌培養顯示為VB1的十倍以上時,代表病人有攝護腺體之感染;此時需藥物治療通常需較久。

  在女性病人,尿液的收集,大多容易受到會陰部皮膚的周圍污染,因此在有症狀之女性病人最好是以單次導尿所取得的檢體為佳。

二 、尿液檢查的項目可分尿液外觀、化學成分、離心後沈澱物顯微鏡檢,以及尿液細菌培養等項,以下分別加以介紹:
 
(1). 尿液的顏色
正常尿液的顏色為淡黃透明,顏色的變化可依飲食條件、飲水之多寡及服用藥物代謝等而有所不同。
(2). 尿液的化學檢查
一般是採用試紙來檢驗包括酸鹼值、尿蛋白、膽色素、尿糖、酮體、亞硝鹽以及紅、白血球反應。
 
1. 酸鹼值一般用試紙可以偵測的範圍為PH5~9,若病人的尿液PH值超過7.5以上,呈鹼性反應時,病人可能有泌尿道之感染,而且通常都是由會分解尿素之細菌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,最常見的菌種為Proteus mirabilis。其他如Klebsiella,Pseudomonas,Providencia 及Staphylccoccus也可能會產生尿素及Staphylccoccus也可能會產生尿素脢,而使尿液偏鹼性,通常這些病人也較常合併有磷酸鈣及磷酸銨鎂成分之結石。這是因為這兩種化合物容易在鹼性環境下沈澱析出,另外酸性尿液之結石成份則以尿酸結石及胱胺酸(cystine)結石為主。
2. 尿蛋白:正常人每天從尿液流出之蛋白質約80-150mg(豪克),其中百分之三十為albumin,百分之三十為serum globulins,剩下百分之四十為組織蛋白,其中主要成份為Tamm-Horsfall protein,試紙可偵測的蛋白質以Albumin為主,一般在20-30mg/dl的範圍即可測到尿蛋白。尿蛋白的成因可粗略分為三種,分別是腎絲球性尿蛋白、腎小管性尿蛋白及蛋白質異常過多溢流。其中腎絲球性蛋白尿是最常見的一種,流失之蛋白質以Albumin為主。通常24小時尿液蛋白質流失超過1g,甚至超過3g,而腎小管性尿蛋白尿以免疫球蛋白流失為主,24小時尿液流失很少超過2-3g,而蛋白質異常過多溢流現象主要以低分子量蛋白質製造過多,最常見的例子為多發性骨髓瘤所分泌之Bence-Jones protein。
3. 葡萄糖與酮體:通常血糖值超過180mg/dl時,試紙就可以偵測出有尿糖的反應,另外酮體在正常人應呈陰性反應。若檢測出陽性反應,可能的原因有糖尿病酮酸中毒、孕婦、長期飢餓者或快速減肥的人等。
4. 膽色素:膽色素可分為Bilirubin及Urobilinogen 兩種檢查。首先必須膫解Bilirubin分成兩種,一為直接型(direct,即conjugated)Bilirubin為低分子量,呈水溶性,絕大部分由膽道排至消化道內,約只有百分之一會經由腎絲球過濾出。當肝臟疾病或膽道阻塞時會造成conjugated bilirubin濃度上升,尿液中Bilirubin才會明顯增加,另間接型(indirect ,un-conjugated)bilirubin為大分子量,不溶於水,即使腎絲球病變也不會過濾出來;故尿液是不會有indirect bilirubin存在的。一般試紙可測得bilirubin反應,濃度約在0.4mg/dl左右。正常人的尿液應呈陰性反應。再介紹Urobilinogen之檢查。Urobilinogen是conjugated bilirubin經由常到細菌分解而成,大部份的urobilinogen是由糞便排出及由腸肝循環回收,每天由尿液流失的部份約1到4mg。當溶血性疾病或肝臟疾病時,尿液中urobilinogen值才會顯著增加,而使試紙呈陽性反應。
5. Nitrites亞硝鹽反應對於菌尿症之患者檢測性很高(sensitivity35-85﹪)通常尿液是指Nitrite呈陽性反應,必須先符合以下三要素:(1)必須有足夠的細菌數目,且這些細菌可使硝基還原成亞硝基之能力;(2) 尿液中必須有硝酸鹽存在 (3)細菌與尿液必須有充分時間接觸,通常要4個小時以上,這也可說明再住院的病人收集清晨第一次的小便的原因,不外乎是尿液濃度最高,且在體內停留夠久。
6. Leukecyte esterase:是由嗜中性白血球所分泌之酵素,一般市只來化驗時必須讓試紙與尿液接觸時間5分鐘左右才可判讀,通常尿液若呈陽性反應則可能有泌尿道之感染,必須再送尿液細菌培養來鑑定。
7. Erythrocyte:是指偵測主要是以hemoglobin為主,若以尿液離心後高倍鏡檢大於3個紅血球為血尿反應,則是指可以偵測出90﹪左右之血尿。
   
三、尿液的鏡檢
  顯微鏡檢查主要看的項目有細胞、圓柱體(casts)、結晶物(crystals)、細菌、黴菌及寄生蟲。收集10-15cc新鮮的尿液,以每分鐘2000到3000轉之速度離心3到5分鐘後,倒掉上清液後,取沉澱物鏡檢,分別以100倍及400倍顯微鏡觀察。
 
(1). 細胞:區別紅血球,白血球及上皮細胞。
 
1. 紅血球在鏡檢時可分為兩類:一是正常的紅血球即圓形有均質紅血素,另一是變形紅血球血紅素分布不均,又稱為腎絲球性紅血球。
2. 新鮮的白血球常呈圓形蛋白質有小顆粒物質,如果病人的尿液檢查白血球數目很多時可能代表有泌尿道的感染、發炎。
3. 上皮細胞:在女性病人的檢體常可發現有扁平細胞上皮,另外也可見到泌尿道移形上皮(transitional cell)。
(2). 圓柱體(cast):尿液圓柱體是一種蛋白質的凝聚物,主要成份為Tamm-Horsfall mucoprotein由腎小管上皮細胞分泌而來,一般可將圓柱體分為三種:
 
1. 透明圓柱體(hyaline casts):只包含mucoprotein成份均質,通常沒有病理上的意義,在運動後的人或熱中暑下,可以發現此hyaline casts,偶爾在慢性腎病或腎盂腎炎患者也可見到。
2. 紅血球圓柱體(RBC casts):即在圓柱體內發現有紅血球嵌在其內,通常是腎絲球性出血造成,最常見的原因即腎絲球腎炎(GN)。
3. 白血球圓柱體(WBC casts):即圓柱體內包含了許多白血球,通常在急性腎絲球腎炎、急性腎盂腎炎及急性腎小管間質腎炎可看到。
(3). 結晶物:在顯微鏡下有幾種結晶物較容易看出來,第一種是胱胺酸結晶:晶體呈六角環形。在酸性尿中沉澱的草酸鈣、尿酸及胱胺酸,和在鹼性尿液中沉澱的是磷酸鈣。
(4). 細菌:正常人的尿液,在無菌收集下是不應該有細菌的,因此在新鮮的尿液鏡檢時,若有找到細菌可以證明病人有菌尿症之存在。在高倍(×400)顯微鏡下,若發現細菌數目超過5隻,則相當於病人尿液每CC含有超過十萬個細菌以上。
(5). 黴菌:最常在尿液中出現之黴菌以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s),黴菌在鏡檢下的特徵可以看到菌絲及有出芽生殖的芽胞,在糖尿病人的尿液中,黴菌是較常見的。
(6). 寄生蟲:陰道滴蟲是女性陰道炎和男性尿道炎的原因之一,通常在鏡檢下可以快速移動之鞭毛,另外在中東及北非地區的病人血吸蟲也是另一項要注意的寄生蟲。
   
  可見在門診的簡單尿液檢查,就可以告訴我們體內不少的訊息,是種又不痛又可提出警訊的檢查。希望大家多多利用。
 
 
嘉義榮民醫院 ─ 泌尿外科
電話:(05) 235-9630 地址:嘉義市世賢路二段600號